5月11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21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生態環境狀況持續向好,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
“推動科技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在5月14—15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正迎來一輪以低碳、零碳、負碳為特征的科技革命和產業競爭,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不可逆轉。”“要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科技革命,狠抓綠......
中國生態環境部16日發布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顯示,5月下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良好,后期局部地區可能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過程。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5月下......
VOCs是現階段重點區域臭氧生成的主控因子。2020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方案要求堅持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措施精準,全面加強VOCs綜合治理。 對于“五個精準”,筆者認為方案中已明確時間精準和區域精準的具體內容,而在問題、對象和措施三......
記者昨日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4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97天,同比增加18天;優良天數比率為80.8%,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無重污染天,同比減少4天;主要污染物持續改善,其中PM2.5平均濃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8.5%。 昨日津城碧空如洗,潔白的云彩千姿百態,將湛藍的天空......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批準依托內蒙古自治區計量測試研究院籌建“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據了解,該中心是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籌建的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 計量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是能源資源高效利用、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生活方式綠色變革、經濟社會綠色......
昨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2021年廣東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其中透露,全省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94.3%,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六項主要污染物指標連續七年全面達標。 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2021年廣東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六項主要污染物指標連續七年全......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太陽輻射增強,臭氧污染風險升高,預計5月中旬銀川都市圈或將出現今年首個臭氧污染天。”5月8日,寧夏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全區發出臭氧污染防控建議,各地要聚焦臭氧污染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通過應急減排和調整生產作業時段等措施,實施有目標、有計劃的前體物減排......
每日出行前先打開天氣預報,這是許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嗎,空氣質量預報也可以通過APP查看。打開空氣質量發布軟件,首頁顯示著當日空氣質量與首要污染物;點開變化趨勢欄,折線圖詳細記錄著每間隔一小時,PM10、PM2.5、臭氧等污染物濃度的變化情況,也能看到對未來空氣質量的預報......
17時13分,系統發現長興縣林城鎮有火點;17時16分,網格員帶著現場照片、坐標等信息趕赴現場;17時26分,火點被撲滅,焚燒人現場接受了處理。 不到半個小時,一起露天焚燒事件近日在高空瞭望智能天眼的“亮劍”下,實現從發現到處置的閉環管理。這背后是我市為守護“湖州藍”而對大氣污染源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