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消費行為能耗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45%—50%,要實現“雙碳”目標,居民生活等消費端的碳減排不容忽視。為此,廣東、浙江、上海、四川、河北等地陸續推出了包括個人碳賬戶在內的碳普惠措施。9月4日,家住浙江杭州西溪誠園的李先生,在小區的菜鳥驛站取完快遞后,就隨手把包裝快遞......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2021年,京津冀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6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88%。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框架下,京津冀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有效破解空氣污染物長距離跨區域傳輸影響難題,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這是記者5日從2022年北京國......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已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產業結構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和體現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重要標志。因此,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應對國內國際新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要求,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北......
財政部日前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報告》介紹,上半年,安排大氣污染防治資金300億元,同比增長9%;擴大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支持范圍,通過競爭性評審遴選確定青島、......
甘肅省嘉峪關市嚴格落實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據了解,1月—7月嘉峪關市空氣質量良好,PM2.5濃度均值為20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均值為56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83天,優良天數比率為86.3%。面對大氣污染防治新形勢,嘉峪關市聚焦大氣治理新目標,多措并舉、綜合......
生態環境部通報2022年7月和1—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9.0%,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1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平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2%;O3平均濃度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0%;SO2平均濃度為......
記者31日從總部位于深圳的中集集團獲悉,近日,中國首個“新型二氧化碳儲能驗證項目”(簡稱“項目”)在四川德陽正式投入運行。據介紹,中集安瑞科旗下石家莊安瑞科氣體機械有限公司為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發建造了該項目的核心儲能專用裝備。此次供貨的項目為國內首個新型二氧化碳儲......
為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福建省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創新監管方式,借助科技賦能,強化網格化監管,助力大氣污染精準溯源管控,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今年石獅市廢氣污染投訴明顯下降,環境空氣質量穩步提升,達標率為100%。石獅市充分發揮網格化環境監管調度指揮中心作用,利用網格員熟悉轄......
陜西省日前出臺《環境空氣臭氧預報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這是國內首個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技術地方標準。據了解,自2015年起,針對臭氧規范化預報方法及流程缺失等問題,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在多項省部級項目資助下,歷經多年科技攻關和業務實踐,總結臭氧人工預報經驗,研發臭氧人工......
盡管今年上半年臭氧的濃度有所反彈,但對于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研究,生態環境部門的腳步從未停歇。“研究表明,臭氧濃度與VOCs和NOx排放呈現顯著的非線性關系,臭氧污染防治具有復雜性、動態性、區域性和長期性等特點,迫切需要科技支撐。”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