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穩”“六保”工作關乎群眾切身利益。近日,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三督查組督查發現,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以治理大氣污染為名,變相增設餐飲業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申領條件,圍繞提升大氣環境監測國控點、省控點周邊空氣質量,劃定“示范區”,實行“一刀切”行業禁入和限期退出制度。邯鄲市永......
22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1年水、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聯合督導幫扶啟動會。9月22日至26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市河長辦、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衛健委等5部門聯合行動,在全市范圍內統籌開展水和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2項現場督導。據悉,此次現場督導將進一步重點查處水環境5類違......
今年,肅南縣堅守環境保護紅線,突出重點問題整治,加大查處力度,提升縣域環境整治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圍繞燃煤鍋爐管控整治,對縣城所有10蒸噸及其以下在用燃煤鍋爐進行摸底排查,建立燃煤鍋爐臺賬,列出污染源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時限清單,14臺10蒸噸及......
9月16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8月,“全國生態環境信訪投訴舉報管理平臺”顯示四川省共接到群眾信訪投訴舉報748件,因舉報線索不詳或不屬于生態環境部門職責范圍(已指明舉報途徑)等原因未受理227件,受理521件。值得關注的是,在8月投訴中,大氣污染舉報占比40.9%,依然為投訴最多污......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重點區域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生態環境部起草了《重點區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征求意見稿)》。要求于2021年9月22日前反饋。 實施范圍 考慮各地秋冬季大氣環境狀況和區域傳輸影響, 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范圍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1)》(以下簡稱《年報》),公布了2020年全國移動源環境管理情況。《年報》顯示,移動源污染已成為我國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細顆粒物、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2020年,全國機動車四項污染......
今年1月1日-8月25日,山西省11個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根據環境空氣質量預測分析,今年1月-8月,山西省PM2.5平均濃度能穩定控制在39微克/立方米以內。這是山西省自2013年全面開展PM2.5監測以來,首次降至“30+”,實現歷史性突破。今年以來,山西省認真貫徹落實......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6日在服貿會“2021年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氣與氣候行動論壇”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減排,并進一步強化氮氧化物減排,著力補齊揮發性有機物控制短板。論壇還發布了北京市現階段大氣PM2.5來源解析結果......
“武漢藍”已經成為新常態。在剛剛過去的8月,武漢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穩定向好,收獲27個優良天,達一級標準(優)天數為11天,同比增加3天。“今天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6項主要參數全在正常值范圍。”9月4日,登上武昌區荊南路5號樓的樓頂,三個銀色探頭嗡嗡作響,空氣采樣進入白色小......
為貫徹落實市級大氣污染防治會議要求和市領導相關指示,北京市門頭溝區自今年4月1日起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百日”專項執法行動,成效顯著。截至7月PM2.5累計濃度追平2020年同期水平空氣質量“逆襲改善”。百日行動期間,全區優良天數達到95天,同比增加23天。各鎮街PM2.5、TSP(總懸浮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