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如何觀測?遙望藍天,“碳衛星”正成為中堅力量。2021年,中國科研團隊基于我國第一顆碳衛星——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的觀測數據,發布全球碳通量數據集,標志著我國已具備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能力,可以助力盤點各地碳收支。 碳中和進程不僅依賴能源技術的變革......
生態環境部2月1日向媒體通報,2022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全國空氣質量總體較好;受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東北、長三角、中部以及新疆等區域部分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 除夕至初一期間(1月31日19時至2月1日6時),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2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及......
北京2月1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1日向媒體通報,2022年春節期間(農歷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全國空氣質量總體較好,受煙花爆竹燃放影響,中國東北、長三角、中部以及新疆等區域部分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 監測顯示,農歷除夕至正月初一期間(1月31日19時至2月1日6時),全國339個......
記者29日從中國石化獲悉,我國首個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全面建成。該項目由齊魯石化、勝利油田建設,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0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900萬棵、近6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和標桿工程,具有重大示范效應。碳捕集、利......
在我國北方地區,取暖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但主要依靠煤炭“驅動”的取暖系統不僅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導致的霧霾天氣更一度成為威脅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近年來,中國各地加快探索冬季清潔能源取暖,進一步降低煤炭依賴和對大氣的不良影響。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強化......
1月28日,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賽前)》(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產生的碳排放量將全部實現中和,我省也為此作出了貢獻。低碳管理是北京冬奧會“綠色辦奧”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在北京冬奧會籌辦全過程。2019年6月23日,《北京......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入分析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面......
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十四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做出部署,并部署十大重點工程作為節能減排重點領域?!斗桨浮访鞔_,到202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
過去的一年,多地環境空氣質量交出優異成績單。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降至33μg/m3,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吉林省PM2.5年均濃度為26μg/m3,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山西省PM2.5年均濃度平均邁入“30+”,實現歷史性突破……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2021年,全國339個城市優良天數比率平均為87.......
工業企業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揚塵污染管控仍有短板、監管處罰力度不夠大……1月21日,在今年首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視頻調度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措辭嚴厲地通報了近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部分城市已先后經歷幾次持續污染天氣過程。1月6日-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