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陳杭)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獲悉,1-5月,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3%,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濃度分別為59、24、3微克/立方米,四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均為歷史同期最優。優良天達123天、同比增加了20......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在現有7個國家大氣本底站和即將建成的廣東新豐國家大氣本底站基礎上,在膠東半島、黃淮、四川盆地等區域選址新建8個國家大氣本底站,實現16個氣候系統關鍵觀測區國家大氣本底站全覆蓋。增建國家大氣本底站,將有助于增強大氣本底觀測能力和溫室氣......
“十三五”期間,持續深入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現了全國PM2.5年均濃度在2020年首次達標,并在2021年進一步降至30微克/立方米。然而,近地面臭氧污染卻呈現加重趨勢,臭氧超標區域和超標頻次均令人關注。 2020年,全國337個城市中,有30%的城市臭氧超標,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占總超標天......
6月13日至19日是第32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今年的主題為“綠色低碳,節能先行”。 “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綠色低碳出行”“使用節能燈具、節能電器,做到隨手關燈,及時關閉電器電源,告別浪費”……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多地發出倡議,引導群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
近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出臺《重點能源生產和消費單位環保問題整改暨煙氣深度治理實施方案》,全面開展鋼鐵、水泥、焦化等能源生產和消費重點行業煙氣深度治理,并明確“時間表”。 “實施重點能源生產和消費單位大氣污染深度治理,是寧夏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
山西治理柴油貨車污染,守護天空的那一抹藍;天津推進渤海綜合治理,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江西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讓撂荒地成了金土地……即日起,本版推出“美麗中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報道,關注各地如何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更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記者12日從南開大學獲悉,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王衛超教授課題組首次在三元氧化物催化劑莫來石上實現無能耗超低溫臭氧分解。該成果的推廣應用將為新型大氣污染物臭氧在超低溫環境下的降解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并在商業航空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近日,介紹該工作的論文發表于國際學術......
十年前,熱心環保的鄒毅每天都會在固定點位拍攝北京天空,彼時灰蒙蒙的色調占據了大部分畫框。有一年的秋冬季節,京津冀及周邊多個省份空氣重污染橙色、紅色預警不斷,PM2.5濃度甚至攀升到700至1000微克/立方米…… 不少市民對當年的情況記憶猶新:PM2.5“爆表”刷屏朋友圈,空氣凈化器、PM2.5......
6月5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發布示范區2021年度生態環境質量狀況。2021年,示范區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為87.4%,各項評價指標均達標,總體呈改善趨勢;地表水環境質量優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4.6%,持續改善;區域聲環境評價等級為較好,各類聲功能區晝、夜間均值達標,總體......
從省政府新聞辦5月31日召開的“2021年河北省生態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初步建成各環境要素統籌、規范統一、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截至2021年底,空氣質量監測方面,建成國控、省控、鄉鎮、開發區和港口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