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北方重污染傳輸影響,2023年12月28日以來,江西省自北向南出現細顆粒物污染天,贛北、贛西等多個城市接連出現重污染天氣,全省面臨近三年以來最嚴峻的空氣污染形勢。為全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將污染影響降至最低,全省大氣系統發揚“鐵軍精神”,省市縣三級大氣戰線同志上下聯動、全力防控。
提前預警。面對北方污染傳輸來勢洶洶,12月27日,江西省大氣污染防治作戰指揮部與省氣象局以及安徽、湖北、湖南等周邊省份生態環境部門提前開展會商,緊急發布污染預警工作通知,并對重點地市點對點提醒,要求各地及時啟動預警,提前部署、提前行動,全力應對此輪大范圍空氣污染。
九江、南昌、萍鄉、鷹潭、宜春、撫州等設區市依據本地空氣質量預測情況相繼啟動了污染天氣應急預警,2023年歲末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緊急有序拉開序幕。
高頻調度。12月28日至29日,污染態勢進一步升級,受傳輸影響,九江市首當其沖,僅10個小時時間空氣質量從優良變為重度污染。
針對此次大面積、長時間污染天氣,江西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調度,省生態環境廳主要領導靠前指揮。
12月29日早間,省生態環境廳緊急召開視頻調度會,啟動全省范圍聯防聯控管控,要求各設區市生態環境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指揮,親自調度,班子成員到各縣區一線督導工作開展。
12月31日,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余正琨及廳長李軍在省大氣污染防治作戰指揮部召開了“全省重污染天氣應急緊急部署視頻會”,視頻連線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主要領導,調度各設區市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
李軍還深入南昌市一線督導污染天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現場與南昌市大氣污染防治作戰指揮部進行會商,聽取南昌市污染天氣應對情況,要求南昌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強監測研判,結合現場及非現場檢查手段督導各類涉氣污染源嚴格落實應急響應,全力應對污染天,爭取全年勝。
強化督導。江西省市縣三級強化現場督導落實,省大氣污染防治作戰指揮部成員單位、廳執法局、生態環境監察專員辦等單位主要領導和成員組成督導組,下沉到各地指導開展污染防治工作,督導各地工地揚塵源、工業企業、柴油貨車、禁燃禁放應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
江西各地紛紛啟動了全天候巡查行動,各設區市政府領導現場調度污染天應對工作,召開應急管控會議,親自帶隊赴企業、工地督導,開展重點區域夜查,確保應急響應措施落實到位。
江西各地對轄區在建工地進行督導檢查,督促施工單位落實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要求,累計檢查建筑工地2800余家次。
機動車是導致移動源污染的重要因素。機動車尤其是柴油車的尾氣一旦超標,將造成比較嚴重的大氣污染。南昌、九江、萍鄉、贛州等地均開展了柴油貨車路檢路查工作,嚴查尾氣超標排放、“冒黑煙”等違法行為。
臨近2024年元旦節日,煙花爆竹違規燃放現象增多,為做好禁燃區煙花爆竹管控工作,江西各地積極開展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工作,查處煙花爆竹違規燃放行為50余起。
元旦三天假期,江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戰線的同志們放棄休假,依然加班加點,忘我工作,24小時盯控數據,實時開展調度,組織應對工作。
江西通過連續近一周時間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降低了此次輸入性霧霾團對全省的影響,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根據初步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江西省優良天數比率為 96.5%,再創歷史新高,高于國家考核任務目標(93.2%)3.3 個百分點,同比上升4.4 個百分點,改善幅度位于全國前列,其中1-11 月改善幅度全國第一。全省 PM2.5平均濃度為 29 微克/立方米,繼續維持“20+”水平,圓滿完成了30.8 微克/立方米國家考核任務,11個設區市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24年1月2日,本次污染過程已逐步減緩。下一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將錨定“十四五”總體目標與2035年全面建設美麗江西遠景目標,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持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協同治理,最大限度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著力降低大氣污染程度,保障群眾健康。
[來源:中國環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