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源、移動源、生物質燃燒源……隨著“冬防期”的臨近,陜西省西安市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狠抓各類污染源,多措并舉,用實際行動守護藍天白云。
在雁塔區,智慧化管理已經成為各施工單位日常作業的標準流程。記者近日走進南山門城市更新項目工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數米的噴霧樁。這個正在進行降塵作業的設施接入了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在揚塵超標告警時,可與霧森系統等其他噴淋系統同步自動開啟或定時開啟,有效降低工地揚塵污染。與此同時,工地安裝的視頻監控與二級監控平臺聯網,監管人員可以實現24小時線上巡查,對于發現的問題能第一時間進行調度解決。
隨后,記者跟隨西安市生態環境局碑林分局與碑林區城棚改辦組成的聯合檢查組來到永華里棚戶區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對這里的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突擊檢查。項目現場共有4臺挖掘機和兩臺旋挖鉆,第三方檢測公司現場對這些機械的尾氣排放進行檢測。記者看到,這些機械上都貼有兩個綠色的環保標志,檢查組要求施工單位進一步加強管理,嚴禁高污染排放機械進場作業,確保達標排放。
“‘冬防期’即將來臨,碑林區將加大對所有涉氣企業的執法力度,采取明察暗訪和鼓勵群眾舉報等方式,織密防范網,堅決杜絕涉氣違法行為發生。”西安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碑林大隊副大隊長張波表示,碑林區注重發揮專職網格員隊伍的作用,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推動轄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以來,西安市將著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作為全市8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特別是進入秋季以來,加快推進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按照每日管控調度要求,強化分析研判和幫扶檢查,切實降低污染高值,全市上下聚焦禁煤、禁燃、禁放、控塵和重污染天氣應對等工作,攻堅重點轉變為顆粒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協同管控。
在揚塵污染防治方面,西安市對工地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安裝、運行、聯網、管理情況開展全面排查,確保應裝盡裝、規范運行。
在油煙污染治理方面,加強對油煙排放單位的監管,加快1000平方米以上餐飲單位在線監測平臺建設和聯網工作。
在露天禁燒方面,西安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組織集中清運,杜絕“秸稈進村”,培育壯大秸稈產業化利用主體。西安市還將夯實重點區域網格監管職責,真正發揮小網格長的包抓作用和綜合執法小組的利劍作用,全面排查整治,加大督查、督辦、處罰、問責力度,形成有力震懾,用實際行動守護“西安藍”。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