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89,較2013年改善了54.4%;優良天數242天,較2013年增加168天;重污染天數16天,較2013年減少了83天。這一鮮明對比,正是空氣質量大幅改善的證明,而這種改善還在持續中。今年1月—8月,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38,同比改善8.0%;優良天數為166天,同比增加13天;重污染天數為4天,同比減少9天。
“電廠是燒煤的地方,但我們這兒一塵不染。”在位于聊城市的信發集團旗下信源集團有限公司廠區,公司負責人俯下身,手往瀝青路面上一抹,幾乎看不到灰塵。
1759萬噸,是信發集團2019年、2020年碳排放盈余總量。得益于此,去年,信發集團完成碳交易1140萬噸,總交易額達5.89億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任務。
信發集團成為“賣碳翁”,是聊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聊城市積極構建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堅持每月專題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出臺《聊城市市直有關部門和駐聊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聊城市鄉鎮空氣質量排名考核獎懲約談問責辦法》《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的管理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讓污染行為無所遁形。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大樓的電子屏,時時顯示聊城空氣質量數據和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中的排名。聊城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凱感慨地說:“我們的心情和電子屏的數據是關聯的,數據好,心情也好,數據不好,心就揪起來,感覺寢食難安。”
聊城市近日召開了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百順在會上強調:“聊城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之一、黃河運河重要節點城市,做好生態環保工作,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既是造福民生福祉的內在需要,也是城市發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應有作為。”
聊城市將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聊城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快馬加鞭未下鞍,環保路上再出發,我們有這樣的決心,也有這樣的信心。”王凱對記者說。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