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北方多地遭遇揚沙浮塵天氣侵襲,不少城市上空染上了“黃土”的顏色,在北京的小伙伴,更是體驗了一把“霧霾+沙塵+飛絮”的組合套餐。
回想去年3月,中國遭遇了十年間最嚴重的沙塵暴,今年春季沙塵天氣形勢如何?“黃沙漫天”的景象會重現嗎?
沙塵席卷9省份 張家口PM10“爆表”
受一股冷空氣影響,10日至11日,新疆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肅中東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陜西中北部、山西西部和北部、河北西部、北京西部等地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局地出現沙塵暴。
11日上午,河北張家口市PM10小時濃度出現顯著上升,升至800微克/立方米,達到嚴重污染水平。隨著冷空氣進一步南壓,沙塵逐漸影響北京,到11日下午1點,北京延慶、昌平、門頭溝等地PM10濃度達到300微克/立方米,據預測,部分區域峰值濃度可達到中重度污染水平。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前期北京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有多日的霾污染,此次沙塵天氣到來,形成了“霾+沙塵”的情況。不過,冷空氣在帶來沙塵的同時,也將吹散霧霾,PM2.5將有所下降。
桂海林表示,此次沙塵天氣是蒙古氣旋和冷高壓兩者共同影響的結果。蒙古國中西部地區形成了比較大范圍的大風天氣,10日傍晚蒙古國中西部、我國內蒙古西部和新疆東部地區出現了大范圍沙塵和沙塵暴,隨著系統東移南下,我國北方多地PM10快速升高,出現沙塵天氣。
“黃沙漫天”會重現嗎?
去年3月,我國北方遭遇了十年間最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影響我國五分之一國土面積。2021年3月15日,北京市被黃沙籠罩,大部分地區PM10濃度超過2000微克/立方米。
今年我國會遭遇嚴重的沙塵天氣嗎?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氣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共出現兩次沙塵天氣過程,分別為3月3日至5日的揚沙天氣過程和3月13日至16日的沙塵暴天氣過程,較常年同期平均(4.9次)明顯偏少,比2021年同期(6次)顯著偏少。
桂海林表示,沙塵暴的形成需要地表條件,從今年2月到3月的地表條件看,植被條件比去年略微好一些,降水多一些,起沙條件會差一些。另外更關鍵的因素是,今年的天氣系統沒有去年那么強,去年沙塵天氣嚴重,主要受到了較強蒙古氣旋的影響,今年蒙古氣旋和冷空氣強度沒有去年那么強,沒有大范圍持續大風的區域。根據預測,今年春季沙塵天氣的整體強度會比去年弱一些。
桂海林表示,隨著較強偏西北風的持續作用,預計11日傍晚至夜間本輪沙塵過程將趨于減弱。預計未來一周,不會有較強的沙塵天氣,但縱觀今年春季,后期依然會有較大概率出現影響到東部地區的沙塵天氣,但整體強度將輕于去年。
沙塵天氣在變多嗎?
對于去年的極端沙塵天氣,一些觀點認為“我國進入沙塵暴多發期”。從較長時間維度看,我國沙塵天氣在變多嗎?
國家氣象中心環境氣象室高級工程師安林昌認為,去年沙塵天氣過程的強度和影響范圍是近十年最強的,具有偶然性。從更長的時間尺度來看,2000年至2010年出現這種強度的沙塵天氣并不罕見,在2000年之前出現的次數更多。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中國的沙塵天氣主要出現在冬春季,近八成出現在3月至5月,發生頻數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受氣候因素影響會產生波動。
桂海林表示,目前來看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我國進入沙塵多發期,去年的嚴重沙塵天氣與全球變暖背景下的極端天氣有關,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現象可能增多,災害性天氣強度更強,比如會出現極端嚴重的沙塵暴和洪澇災害,但頻率上不一定增多,因此并不能說我國進入沙塵多發期。
專家提醒,春季多沙塵天氣,需做好防風防沙準備,及時關閉門窗,注意攜帶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損傷。加固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沙塵暴影響的室外物品。能見度較低時,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確保安全。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