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龍江省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4.8%,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率為0.5%,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58.3%,是自2015年實施環境質量新標準以來,空氣質量最好的一年。
“這幾年,秋冬季好天兒確實越來越多。”“污染天兒少多了?!薄吹胶邶埥∩鷳B環境廳發布的消息后,很多“冰城”市民深有感觸。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得知,黑龍江省好空氣的背后,除了散煤污染治理、燃煤鍋爐淘汰改造、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等鐵腕治霾措施外,還有一系列新舉措。
組建“治霾智囊團”,出實招解決“老大難”
為推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更精準、更科學,2021年11月,黑龍江省成立重污染天氣應對專班,建立省級重污染天氣應對專家庫。“千萬不要小瞧這支隊伍,這是黑龍江好空氣背后重要的軟實力。”在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趙學溫聊起這支治霾智囊團,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據悉,目前,省級重污染天氣應對專家庫有30余名專家,涵蓋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成因分析、現場執法、應急預案、減排清單、重污染天氣應對后評估等多個方面,包含多名知名院校和機構的專家、學者。
趙學溫說,重污染天氣預警是提升重污染天氣應對時效性的重要手段,而以往黑龍江省啟動標準是參考國家技術指南設定的條件,如黃色預警啟動條件為“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但由于黑龍江省秋冬季氣候條件多變、不利因素多期疊加,導致經常出現城市AQI日均值達到中度污染水平,但不滿足預警啟動條件的情況。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工作人員李海智記得,為解決這一難題,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齊虹等專家建議,預測AQI日均值>150將持續2天(48小時)或出現重度及以上重污染天氣時,參照執行應急預警三級響應。
意見被采納后,2021年11月至12月,黑龍江省未出現重污染天氣,大大提高了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黑龍江省出臺重污染天氣應對值班值守、預測預報、會商、現場檢查、應對情況報送、應對后評估等6項制度,通過閉環管理促進重污染天氣應對效果大幅提升。
超前干預,讓壞天氣消失在萌芽狀態
2021年12月10日至11日,哈爾濱市區好空氣持續“在線”。但鮮為人知的是,好空氣背后有無數生態環保人和專家在與時間賽跑。
“經會商研判,這兩天,佳木斯、雙鴨山、鶴崗擴散條件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輕度污染為主;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雞西、七臺河等地擴散條件一般,空氣質量以輕度—中度污染為主,局地可能重度污染?!?span lang="EN-US">12
月9日一早,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生態環境質量預報中心主任王國梁簽發預報時,感到深深的擔憂。
“治霾不能等風來?!壁w學溫說,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技術要求,需在重污染天氣來臨前的24小時至36小時進行應急減排。
12月9日一上班,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隨即組織專家會商,并向相關城市政府發送預警函,希望各城市按照要求,對涉及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及污染物減排等情況進行重點檢查。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苗琦告訴記者,他們同時采用“互聯網+”監管方式,實時掌握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我們指導幫助供暖企業在保障百姓住上暖屋子的同時,切實履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梢栽诒WC負荷的同時,通過提高煤質等方式來實現減排。”他說。
令人欣喜的是,10日、11日全省13個城市僅牡丹江、雞西、七臺河城市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其他城市均為優良,讓由不利氣象條件導致的重污染天氣消失在萌芽狀態。
“這次天氣過程中,相關城市污染物減排工作力度比較大。提前削減排放量,污染物積累較少,沒達到濃度峰值就過去了?!睆捅P這次重污染天氣應對時,趙學溫總結說。
“十四五”重點打好3場戰役,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2021年,全省13個市(地)有12個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城市達標率為92.3%,在國內領先。”說起2021年黑龍江省治霾的成果,趙學溫臉上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喜悅。
他表示,“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將打響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等3場戰役,全力減少污染天氣,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黑龍江省冬季散煤消耗總量為956萬噸,污染物排放量為43.28萬噸,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年,哈爾濱、綏化等重點地區削減替代燃煤243.12萬噸。”趙學溫說,今年黑龍江省將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專項行動。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降低重污染天氣啟動門檻,更新應急減排清單,系統提升應對能力和水平。開展散煤污染治理專項行動。集中攻堅散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協同推進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等4個重點城市散煤用量削減,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再上新臺階。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