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甘州區強化“五治五抓”,實行“測、管、治”高效閉環管理,全面提升大氣污染治理水平。上半年,甘州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01,同比下降17.1%,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顯著。剔除沙塵天氣影響后,甘州區城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均值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細顆粒物(PM2.5)濃度均值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2%;各項指標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該區堅持長效長治提前抓,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從“年底總攻”轉變為“久久為功”,年初制定《甘州區2021年度推進空氣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及時安排部署,強化治理措施,落實各方責任,全面展開各項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推進老城區54個片區1230戶老舊房屋拆遷,根除城郊煙霧“重災區”。“冬病夏治”著力解決燃煤污染頑疾,常態化開展巡查檢查,重拳整治私拉亂售劣質煤炭等問題;全面清查取締建成區鍋爐類燃煤設施,建成區外一律達標排放或清潔能源改造。
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抓,通過部門協同、條塊聯動,不斷提高綜合管控針對性和系統性。推進“一園四帶”綠化及城市裸露土地綠化美化工程,新建21處1787畝城市公園綠地,近年來全區種植造林綠化面積達到76萬畝;加強節能環保爐炕規范使用管理,督促農戶做到“凡改必用”,堅決杜絕新炕“復煨”現象;持續推廣使用清潔爐具和潔凈型煤,細致排查整治建成區及周邊小煤爐;嚴格網格化監管,開展24小時巡查檢查,嚴禁“四燒”現象發生;加大老舊車和不達標車輛淘汰力度,嚴厲打擊汽車尾氣超標排放行為;加強城市外圍區域高標準農田施工、造林工程現場等次生污染源揚塵管控。
堅持重點施治精細抓,進一步突出關鍵環節和要害部位,實行“分區管控、精細作業,靶向治理”,加強國控監測站點周邊的環境管控。以監測站點為中心,劃分核心區域和重點區域,督促開工企業嚴格落實建設工地環保措施,持續開展建筑垃圾、渣土規范管理行動,同步采取機動車分流限行、餐飲油煙凈化設施定期清潔、機械化濕掃保潔、創建無煙場所、鼓勵居民環保出行等措施精細化整治。從嚴處罰污染超標排放行為,對工作失職失責有關人員嚴肅問責,確保管控措施落地落細落實。
堅持技防參治高效抓,持續推進“大數據+環境保護”監管方式,綜合運用“一庫八網三平臺”、充分利用國控、省控空氣自動監測站點和空氣質量微測網、移動監測設備,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數據采集,提升大氣污染治理精準管控能力;建成運行甘州區大氣污染智慧監控平臺,對全區涉農區域“四燒”行為、爐煙炕煙、道路及工地揚塵等進行全天候視頻監控,發現大氣污染違法現象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整改,大氣污染防治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
堅持多元共治合力抓,大力發揮甘州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職能,定期聽取并研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情況,協調督促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全面落實《甘州區區級有關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戴好生態環境保護“緊箍咒”,建立“雙固定、雙督查”常態化督查落實機制,促使各級各部門落實“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要求。開展鄉鎮(街道)、部門(單位)及重點企業大氣環境質量專項考核,設立“藍天貢獻獎”,全方位構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責任體系。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