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在全面治理細顆粒物(PM2.5)的同時,持續對臭氧(O3)污染進行協同治理。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PM2.5和臭氧共同的前體物,“十三五”期間,從前體物的減排量看,北京市人為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分別削減43%和52%;從污染物濃度看,臭氧濃度呈現穩中有降趨勢。
拉清單重點治理NOx和VOCs
據悉,臭氧并非直接排放產生,而是由進入到大氣中的NOx和VOCs通過復雜的光化學反應產生,屬于大氣二次污染物。因此,治理臭氧污染的關鍵,是減少NOx和VOCs等前體物的污染排放。
根據最新的污染物排放清單,北京市NOx主要來源于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移動源,排放占比超過80%;其余來自工業鍋爐、電力熱力等工業源和生活散燒等生活源。
人為源VOCs中,約1/3來自于移動源,包括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1/3來自工業、服務業及城市運行保障等,包括煉油石化、印刷、工業涂裝等工業,汽修、餐飲等服務業,以及垃圾、污水處理、醫院等城市運行保障設施;1/3來自生活面源,包括建筑施工用料和居民生活消費品。
累計淘汰國三汽油車8.4萬輛
北京市在全面治理PM2.5的同時,重點抓好移動源、工業源和生活源,對臭氧污染開展協同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共淘汰老舊車109.1萬輛,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占比超過60%,累計推廣新能源車40萬余輛。
今年,北京市大力推進機動車“油改電”。通過淘汰補貼政策,累計淘汰國三汽油車8.4萬輛;上半年,五環路內4.5噸以下持證普通貨車新能源比例達到96%;在城市副中心等施工體量大的區域,開展純電動渣土車試點;已累計推廣新能源車43萬輛,其中純電動出租汽車1.2萬輛。
開展萬余家餐飲企業廢氣治理設施升級改造
近年來,隨著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的不斷深入,污染排放特點發生了變化,從總量上看污染排放總量在進一步降低,從比例上看生活源污染排放占比凸顯。“十三五”期間,圍繞生活散燒、市政建設、餐飲行業等領域,逐步開展生活源治理。
一是實施能源清潔化戰略,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燃煤消費總量不斷下降;在全國率先完成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改造后單臺鍋爐減少NOx排放50%以上。
二是強化源頭治理,京津冀三地聯合發布實施“建筑類涂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并加強抽檢。
三是治理餐飲油煙,出臺北京市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展萬余家餐飲企業廢氣治理設施升級改造,減少餐飲油煙排放。
2021年,北京市持續開展生活源VOCs治理減排。在生產、銷售和使用環節大力推廣低(無)VOCs含量原輔材料。聚焦夏季污染特征,督促加油站、儲油庫夜間裝卸油,鼓勵引導車主夜間錯峰加油;發布“京6B”車用油品地方標準,促進油氣減排。建設餐飲油煙在線監控平臺,創新開展核心區餐飲業交叉幫扶執法,強化餐飲油煙監管。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