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要抓好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蛾P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出臺后,各地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已經箭在弦上,需要加速落實。
面對新目標新任務,基層生態環境部門應當如何迅速進入狀態,部署相關工作?先期低碳試點城市有哪些經驗、如何應對困難?已經邁出第一步的城市制定了怎樣的“時間表”?記者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采訪。
2011年至今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低碳試點體系,其經驗值得借鑒
《指導意見》明確,要積極推進現有試點示范融合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行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推動已經達峰的地方進一步降低碳排放,支持基礎較好的地方探索開展近零碳排放與碳中和試點示范。
這其中 “現有試點示范融合創新”可以追溯到2011年,我國陸續開展的6個低碳?。▍^)和81個低碳城市、52個低碳工業園區、400余個低碳社區和8個低碳城(鎮)試點,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低碳試點體系。
已開展的先期試點對于推動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對外承諾,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1%,已超過對外承諾的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這說明,長期以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是行之有效的。
記者通過對先期試點城市經驗調查發現,要想做好應對氣候變化這項工作,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要擺在第一位,領導層理念先行,有利于大幅推進工作進展。
具體到各層級生態環境部門的職責,省廳的重點是與發改、能源、工信或經貿、交通、住建等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建立本地區碳排放清單或者統計、分配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配額,組織對轄區重點排放單位上報的排放報告進行核查和處理等;地市局的重點是對溫室氣體重點排放企業進行核查以及推動低碳試點城市建設;縣區局的重點則是加強低碳宣傳和低碳試點落實。
在機構設置和編制上,配備應對氣候變化專職人員顯得尤為重要。在支撐單位上,需要規劃編制、落實細化指標的第三方單位的技術支撐,尤其是幫助探索達峰路徑、制定路徑規劃等。
制定本?。ㄊ校┚V領性規劃,將約束指標納入考核體系
為更細致地說明這項工作的可操作性,記者選取部分先期試點成效較好的?。ㄊ校┻M行分析。
浙江省是在全國率先印發省級層面應對氣候變化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和工作推進機制等制度文件的省份之一,并在高水平推進碳匯交易方面有所突破。如麗水市推行政府儲備排污權出讓網上公開電子競價制度,培育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和碳匯綜合交易市場。同時,開展會議“碳中和”實踐。浙江省首個公共機構會議碳中和項目落地遂昌,會議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通過購買該縣森林經營碳匯示范項目產生的碳減排量,進行中和抵消。
四川省是配備專職人員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例證。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專門成立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設立能源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以提供技術支撐。成都市、宜賓市、廣元市也在生態環境部門設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構,廣元市保留低碳發展局。
此外,四川低碳試點工作的亮點還有首次將碳排放約束性指標納入省委環境保護黨政工作目標任務考核體系、省政府目標績效管理考評體系、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工作體系等,有力地督促了各項減排指標的分解完成。率先制定實施工業、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強度表征指標及核算辦法。率先在全國實現主要行業碳披露全覆蓋。積極推動氣候投融資,上線綠色金融超市“綠蓉融”。
編制省級碳排放清單報告,設立專項資金
排放清單對于確認溫室氣體減排指標有著重要作用,也是地方決策的基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編制完成了2011年—2019年省級清單報告,省級碳排放清單報告編制已形成常態化,構建了覆蓋“十二五”“十三五”全時期的清單報告體系,為科學研判分析碳達峰路徑提供了全面翔實的基礎數據支撐。
深圳市在政府資金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通過設立3方面專項資金,即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帶動地區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同時,頒布《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提升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進深圳可持續金融中心建設。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把重點領域低碳化發展作為重點。除了工業不斷做強做優之外,南寧還持續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實施綠色建筑標準,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已達50%左右。并且,南寧市以建設公交都市為目標,完善低碳交通體系,目前南寧市在營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出租汽車、公交車占比分別達100%、88%。
各地正推出碳達峰時間表,“十四五”如何在“統籌融合”上做文章?
先期作出探索的城市為接下來的碳達峰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但需要看到的是,過去十幾年的低碳探索缺少一個大背景,即《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污染物排放,協同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簡言之,“十四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統籌融合,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碳達峰行動的支撐。
在此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下,除了上述已經總結出的像制定綱領性規劃、跨部門協作等經驗,各地區如何在“統籌融合”上做文章?“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是最基本的考量。
上海計劃“2025年碳排放總量力爭達峰”(比全國提前5年完成任務)。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鵬表示,“十三五”期間,上海堅持碳排放總量與強度雙控,煤炭消費占比持續下降,可再生清潔能源不斷發展。上海市已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碳排放強度下降任務,為下一步實現碳達峰打下很好的基礎。
在程鵬看來,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是碳達峰的重要抓手和“牛鼻子”,對鋼鐵、石化等產業結構以及能源結構的優化有倒逼效果。下一步,上海要按照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抓緊與“十四五”時期上海的能源、產業、交通、建筑等專項規劃相銜接,出臺本市碳達峰行動方案。并且,上海將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順勢而為加快推進節能降碳環保關鍵技術創新,打通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
四川省給出的時間表是“力爭多數城市于2029年及之前達峰”。
在“十三五”以來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的基礎上,根據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四川省碳排放總量快增態勢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
但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不認為可以松口氣,他認為未來5年是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時期,四川省目前在思想與能力、發展不平衡等方面挑戰不小。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
為此,四川提出,達峰時間有先后,達峰水平有高低。樹立全國和全省“一盤棋”理念,設立總量剛性目標,實施差異化增量控制。區域上,已經作出承諾的地區要錨定目標推進達峰,具備條件的地區要加快達峰,多數城市應于2029年及之前達峰。行業上,煤電、鋼鐵、水泥、化工等傳統高碳產業要率先達峰;建筑、交通要通過提升能效、優化用能結構實現低碳化。
此外,四川省還明確,要杜絕盲目推高峰值所導致的“高碳鎖定”疊加放大和代際傳遞,統籌編制“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能源發展、綠色發展、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規劃和行動方案,探索符合本省實際的低碳轉型路徑。
(來源:中國環境報)